close

故事是創造信心的途徑。訴說一個有意義的故事就等於激勵你的聽眾──同事、上司部屬、家人,或一群陌生人──得到你已經獲得的結論,同時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否相信你的話,並照著你的話做。人們對自己的結論的評價遠高過你的,他們只會對一個就他們個人而言同樣真實的故事產生信念。當人們把你的故事當做他們的故事時,你就啟動了信念的強大力量。後續的影響,只需要你投入少許的精力,甚至可能藉由人們一再回想,或向其他人重述你的故事而不斷擴大。


 


不論你的故事是經由個人的生活方式或口述展現,人們允許自己被你的故事影響的第一個前提就是他們能否信任你?上一個故事證明,就連一個億萬富翁都無法輕易影響他人。如果影響力只是權力或金錢的一項功能,史基普就不需這麼費力,他已經有權又有錢。但有時候有錢有權反而是一項劣勢。他的故事是否為一種操控的形式?有可能。如果那是一種操控,史基普一說完就會開始露出馬腳。


 


當操控者不在現場維持他的影響網,那個網自然會崩解。操控(讓人們相信一個不完全真實的故事)需要持續的能量去維持想要的結果,其道德觀念也讓人不敢領教。坦白說,操控是一種低下的影響理論,世上還有更有力量的影響方式供任何一個人採用──訴說一個貨真價實、具有說服力的故事。 下列六種故事型式是發揮影響力的最佳選擇:


1.「我是誰」故事(Who I Am?Stories);


2.「我為什麼在這裡」故事(Why I Am Here?Stories);


3.「願景」故事(The Vision?Stories);


4.「教誨」故事(Teaching?Stories);


5.「現行價值」故事(Values-in-Action?Stories);


6.「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故事(I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Stories)。


 


那些你希望影響的對象,腦中總是先出現兩個問題:「你是誰?」和「你為什麼在這裡?」在這些問題獲得解答前,他們不會相信你的話。史基普想要影響的股東們希望,在他們願意聽他說之前先知道他到底是誰。他們大都已經認定他只是個試著扮演生意人的有錢小孩,史基普必須用一個能夠激起人們信任他和他的理念的新故事,來取代聽眾心中既有的「我們不能信任他」的故事。


 


史基普大可以說:「對,我年輕多金,而且我剛買下貴公司的經營權,但不要擔心……我不是個萬事通,你們可以信任我。」技術上來說,這些話所傳遞的訊息和他說的故事一樣,但是……他的故事和保證「你們可以信任我」這兩者產生的衝擊,卻有天壤之別。如果一個畫面能代替千言萬語,那麼,一個故事就值得千萬個保證。


 


在試圖影響任何人之前,你需要建立足夠的信任才能成功地傳遞你的訊息。他們對於「你是誰」的信任,成為通往你的訊息的連接導管。直接宣示「我是個好人(或聰明、道德高尚、人際關係良好、好溝通、專業、成功……任何他們信任的特質)……因此值得信任」反而會引起更多的猜疑。人們希望自己決定誰值得信任,既然你通常沒有時間根據個人經驗建立信任,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訴他們一個似乎能展現你的可信度的故事。與其只是「聽其言」,聽你的故事是最接近「觀其行」這種第一手經驗的選擇。故事讓他們自己做決定──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因素之一。其他影響的理論──說服、賄賂或魅力吸引──都是強迫推銷的策略。故事是一種招攬的策略,如果你的故事夠好,人們──根據他們的自由意志──就會得到他們可以信任你的結論,以及你所傳遞的訊息。


 


那麼……,你的故事是什麼?


在任何人對你的影響敞開心門之前,他們必須知道「你是誰,而你為什麼會在這裡?」如果你沒有花時間給這個問題一個正面的答案,他們會自己決定答案──通常是負面的。預期任何出面影響他人的人皆有所圖,原本就是人的天性,大多數人潛意識地假設你的獲利會導致他們的損失。這就是人性,我們直覺地豎起圍牆和懷疑以保護自己。你需要說一個故事來展現自己是可被信任的人,不同的情況需要不同的故事。在某種極端的情況下,我可以想像一群幫派分子開始信任一個新加入的分子,只因為他說了一個關於偷竊的(或更糟的)可信故事。但我相當確定你不是幫派分子,所以對你來說唯一有用的故事,就是那種展現你的道德和品行,或是在商業的場合,展現你的獲利能力的故事。任何能夠同時與聽眾心中某件相關或有意義的事情產生連結,並讓他們知道你是誰的故事,都可以。


 


想想自己和那些曾經試圖影響你的人的接觸經驗──老闆、同事、業務員、義工、傳教士、顧問。回想一個成功和一個失敗的例子,你對每一個人感到的聯繫有多強烈?你是否因為這個人影響了你而「感到有聯繫」,或因為你感到與這個人有聯繫才被影響?你信任其中一人卻不信任另一人的原因是什麼?有可能是知道他們是那種人,以及他們爭取你合作的立場對你而言很重要,當然,還包括你的潛在利益,但你對他們的可信度的判斷,深深影響了你有多信任他們對你的潛在利益的承諾。不論別人如何吹噓「你能得到什麼」、潛在的自我利益,各種原因或合理的藉口,我們都會用自己的可信度指數過濾每一個字,其根據正是我們對於他們是誰、他們為什麼在這裡所下的判斷。


 


 



一名顧問若想「推銷」一個構想,必須先建立起聯繫,否則再怎麼讚頌其中的利益或道理,都是浪費時間。如果一個團體相信大多數的顧問更感興趣的是領錢的日子而非顧客的成功,在決定「這個」顧問與眾不同之前,他們不會聽進任何一句話。一個志工委員會的主席必須向成員證明他不只是另一個「不切實際的社會改良家」,或帶有政治動機的攀炎附貴者,才能主導工作的進行。一個不被視為心懷悲憫的神職人員,無法成功地傳遞愛與寬恕的訊息。而一位品管經理對員工改善客戶服務的熱情呼籲也會被漠視,如果員工們認為「這個人根本不是活在現實世界裡」。


 


美國《紐約時報》和哥倫比亞電視新聞在西元一九九九年七月所做的民調顯示,60%的受訪者認為,和「大部分的人」交涉「再小心也不為過」;37%相信「只要有機會,大多數人都會試圖占你的便宜」。如果你認為這代表了你希望影響的群眾,你的首要工作就是讓他們知道你是可以被信任的。該怎麼做?同一份調查提供了一些暗示。受訪者也表示,對於那些他們「個人認識的人」,其中有85%應該會「努力做到誠實」。嗯……有這麼簡單嗎?讓人們知道你是誰,幫助他們覺得和你有個人的交情,你的信任率就會自動三級跳?想想我們平常說的話:「他沒問題,我認識他」或「不是我不信任他,我根本不認識他」。


 


如果我們不讓別人知道我們是誰,又怎能期望他們信任我們,被我們影響?當我們把影響他人的企圖與我們是什麼人區隔開,也就忽略了大多數人用來決定是否相信我們的最重要標準。我們花太多時間試圖說服理性的大腦,卻忽略了情感的大腦。情感的大腦對於被忽略非常敏感,沒有證據,情感的大腦寧願保持安全也不要冒險受傷,並傾向認為你還需要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空織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