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預言會自己成真
誰都可以變成專業
首先,我要提出一個預言:
「專業階級遲早會在日本出頭,產業界將因之動搖!」
就如同字面上的意義,目前已經是專業凌駕業餘的時代了。也就是說,高度的資本主義、健全的自由競爭與真正的實力主義,正逐漸成為社會的現實;因此,能因應問題狀況、排定優先次序,並且利用正確的知識,組合適當技巧以解決問題的企業人士,也逐漸變得普遍。就像電腦CPU的運算能力一直在提升,持續追求並鑽研更高能力的專業人士,也不斷的在增加。
讀者們聽過「預言會自己成真」這句話嗎?這是美國社會學家莫登(Robert K. Merton 1910-2003)提出的概念。﹝虎父無犬子,他的兒子莫登(Robert C. Merton 1944-)曾經和斯科爾斯(Myron S. Scholes 1941-)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1998年發生投機事件、瀕臨破產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的創辦人之一。﹞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或許並沒有確切根據的預言,卻成為喚起新行動的契機,而這個行動又回過頭使得預言成真。正因為如此,我才敢在文章的開頭,試著提出預言。
這個「專業階級」,並不是先天的產物,而是靠後天實力取勝的新社會階級。這些人極力排除舊世紀的不合理和無效率,目的無非是在二十一世紀,為日本增加一群能夠讓國家再突破的新人才。
例如剛結束的第一百六十二次例行國會,在參議院表決採行郵政民營化法案前夕,自民黨執行部特別要求日本各大媒體,「勿在審議完成之前,推測『法案很難成立』……」日本自民黨深怕預言成真的反應,讓人記憶猶新。
很多人批評我蠻不講理,脾氣古怪、彆扭,毫無顧忌的發表意見,不懂修辭,也不夠圓融;保守人士更批評我是烏鴉嘴,「被你這麼一說,就會變成真的了!」他們不知有多少次拜託我閉嘴,別再開口了。
說得也是,回顧這二十幾年來,就算沒有全部說中,但是我提出的建議、構想,不知不覺間變成事實的例子可真不少。
但是請別誤解,本書可不是預言書,而是專門幫忙培育專業人才的「教科書」。本書由專業者的感想切入,再依次剖析有關專業的知識與成就專業的基本條件。因此,請讀者不要期待看到「如何去做」的方法。對專業一辭一無所知,就想一步登天學到方法的態度,正是想成就專業的大忌。學習方法當然也是必要的,不過真正的專業人才,也會先質疑這些既有的方法對不對。
也因此,我在計畫出版此書時,重新檢視了在《哈佛商業評論》連載過的原稿,修正了概念,改寫了一半以上的內文,才終於集結成書。
我總是一再提起這段往事:我原本是個核能工程師,進入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是陰錯陽差的結果。那時我只懂科學,完全沒學過商業經營,因此對專業的學習過程,可以說是由零開始,有如赤手空拳,但憑一腔熱忱,在錯誤中學習和摸索。面對背負重大使命的日本企業界精英,我只能將自己以往學習到的重點,也可以說是專業的最基本思考模式,介紹給讀者諸君。我希望讀者不要只是囫圇吞下我的論述,忘了用自己的角度去認知和思考。
此書是以我二○○四年七月開始在《哈佛商業評論》連載的文章作為基礎。從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我一直持續閱讀這本雜誌的英文版。開始讀的原因不外乎我的客戶都讀它,但我卻因此接觸了各種深入的見解,和有關專業的概括印象。既然自稱專業,總不能連《哈佛商業評論》都不讀吧。後來我進一步投稿給該雜誌,希望和其他的作者在知識上互相切磋琢磨。
說實在的,如果只照著別人寫的去做,就好像是對著自己的影子搏擊;還不如試著對看到的理論提出質疑、反駁或贊同,會有意義多了。
最後,我再提出一個預言:
「誰都可以變成專業!」
內文1
不晉升就離職(摘自第一章 你夠專業嗎?)
沒有確立「紀律」的環境,再怎麼教育也不會開花結果。
怠於學習的人,不但放棄了自己的成長,也放棄提供給顧客最大的價值。當企業內這樣的人不斷增加,組織就會失去活力,終於倒地不起。
為了改善這種現象,企業界大多利用進修或改善福利,希望員工振作改變。最近,日本企業的主流管理傾向由上司督促部屬學習,提供各種學習動機給員工。如果還像以往一樣採用責罵的方法,除了讓士氣低落外,恐怕還會被冠上「職權騷擾」( power harassment ;指利用權職虐待員工)的責難。
事實上,無論就軟、硬體來看,日本企業的員工教育都是很豐富的,甚至有很多企業以此為生。不過,光這樣還不夠。
我目前也在大學裡教授經營課程,各種主題都談,但最想告訴大家的一句逆耳忠言就是:沒有確立「紀律」的環境,再怎麼教育也不會開花結果。就企管顧問的立場而言,一流商業學校教授的知識完全無法運用,有時還必須捨棄它們,才能確保工作順利。
進入公司幾年之後,如果無法晉升到一定的階級,並培養出這個階級所需要的能力,就會被勸退。麥肯錫每年都有兩成的員工離開,這表示,同期進入公司的如果有一百人,四年以後就只剩下二十人。據我了解,這是公司的規則,也是為了不讓客戶失望所想到的唯一方法。
這項規則的確讓公司的氣氛相當緊張,也讓員工拚命主動學習。員工努力的結果是,即使他們無法在麥肯錫順利發展,也會成為其他企業極力網羅的對象。離去的人依然充滿活力,這樣的結果也不錯。
美國《財星雜誌》 (Fortune) 曾企劃過一個瘋狂的主題:「麥肯錫和奇異,哪個組織比較優秀?」並舉出兩方各擁有多少優秀的經營者來做評比,結論是兩個公司不相上下。人才匯集的麥肯錫,以及員工多為地區大學畢業生的奇異公司,員工在晉升管理職(或跳槽至其他公司)後的經營能力,其實難分軒輊。
這是因為兩家企業的本質是一樣的,都徹底實施社內教育課程,並且注重紀律。
偏執的高度警覺(本文摘自第二章 先見力)
在未開發的叢林中,這種危機感正是能夠洞燭先機、讓我們存活下去的主要動力來源。
現在的日本,正陷入舊思維模式的惡性循環中。常聽到很多人高喊「再現二十世紀光環」這種逃避現實的可笑口號,但是對於如何掌握在二十一世紀存活的武器,卻欠缺必要的認知。有些過去被稱為商業領袖、現在也還有一定評價的人,也不了解二十一世紀的現實狀況。
相反的,無論是微軟還是豐田汽車的經營者,都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蓋茲曾對我說:「即使到現在,我還常夢見自己今天做了一個錯誤判斷,明天公司就毀了。」
他們領導的企業,無論規模或實力,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他們的心情卻是如履薄冰。的確,不論是面對「獨占禁止法」的爭議,或是主持一場記者會,都得運用自己的智慧。在未開發的叢林中,這種危機感正是能夠洞燭先機、讓我們存活下去的主要動力來源。
「只有偏執,才能生存」,這是英特爾前總裁葛洛夫( Andrew Grove )的名言。 我以前的同事、麥肯錫的創辦人彼得斯( Tom Peters )也說過類似的話。偏執( paranoia )一辭,給人一種病態、狂熱的感覺;不過葛洛夫所指的是,應該對於組織或他人的思維及行動,抱持著雖然偏執卻具建設性的猜疑。
當預期之外的事情以及令人擔心的問題發生時,這種偏執會產生作用。讓人在不安的困境中,保持「過度的清醒」,注意到任何瑣碎的細節,凡事非得從頭到尾、一項一項仔細推敲,絕不罷手。不只是如此,這種偏執也會使人特別敏感,能立即察覺危險。此外,能擴大搜索資訊的範圍,做最壞的打算,一旦察覺危險,就能快速反應。
總而言之,這種健康型偏執所帶來的緊張感,能提高感受力,並根據優異的洞察力發揮行動。
成功的背後必定潛藏著破壞的種子,在商業世界裡,更是絲毫大意不得。葛洛夫之所以會提出「只有偏執才能存活」這句語重心長的話,也是基於切身之痛。
連續問五次為什麼(本文摘自第三章 構思力)
豐田和麥肯錫都提出類似的思考習慣:連續問五次為什麼。
相機軟片產業的沒落、淘兒唱片的悲劇,都是時代轉變的最佳佐證。在新時代裡,如果只想固守理論或過去成功的經驗,最終的命運,不是突然遭到暗算,就是東挖西挖毫無目標地尋找新礦脈,可能徒勞無功,也可能讓人奪走成果。
想在新時代勝出,首先要能夠謙卑虛心地一一檢證事實,以此做為出發點。重要的是,必須能從束縛自我的思考中解放出來,甚至不惜完全毀棄到目前為止所累積的舊經驗。
舊大陸經濟時代的人才,多半是由之前的事例找出自己的成功方程式,用這種方式,當然不可能發現新的創見。在看不見的大陸上,只想從舊成功經驗中找到新解釋,而不發想新創意,簡直就是英國財政專家格萊思罕( Thomas Gresham )所說的「劣幣驅逐良幣」。
麥肯錫公司在討論事情時,最常用到的句子就是「什麼是新的?」( Whats new ?)、「那又怎麼樣?」( So what ?)。當他們擬定新大陸的經濟戰略時,如果有人想使用舊大陸時期的成功理論,就會馬上面對這樣的質問。
不知道問題的答案並不可怕,因為不知道就是開端;真正重要的是,能否區分自己看得見和看不見的、了解與不了解的事物。
哲學家胡塞爾( Edmund Husserl )說過,引文 : 面對自己不曾遭遇的事物時,應該先停止用過去的價值觀和知識做判斷,而以懷疑的精神與其對峙。豐田和麥肯錫都提出類似的思考習慣:「 Why × 5 」(連續問五次為什麼)。我曾經在拙著《企業參謀》中提出「連問三次為什麼」,豐田的要求多了兩次。
歐洲商業管理學院( INSEAD )教授伊凡斯( Paul Evans )曾說過:「人類並不討厭變化,只是討厭改變自己罷了。」
沒有以和為貴這回事(本文摘自第四章 議論力)
委託人也好,同事也好,只要覺得有不對勁的地方,就必須直言不諱。
一九七Ο年代,美國有一個極受歡迎的電視節目「銅鑼秀( The Gong Show )」,邀請一般觀眾上節目表演歌藝。如果參加者唱得太難聽了,評審會立刻大鑼一敲,請他下臺一鞠躬。如今,真實版的「銅鑼秀」在迪士尼內部上演了。這場秀最早是從 ABC (美國廣播公司,現併入迪士尼旗下)開始的,後來被麥可‧艾斯納( Michael Eisner , 擔任二十多年的 CEO ,二ΟΟ六年退休)帶入派拉蒙影業及迪士尼。
這場內部的銅鑼秀誰都可以參加,參加者將他殫精竭慮想出來的點子,在眾人面前公開發表。不管發表創意的是什麼人,如果他的點子很無趣,立刻就會被鳴鑼出局,即使高階經理也無法倖免。
除此之外,迪士尼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動腦會議。
參加會議的人全部被關在會議場中,進行長時間的討論、爭辯、詰問。一場會議平均要進行十到十二小時,有時甚至長達兩天。艾斯納認為會議「時間越久越好,越辛苦越好」,這是為了排除一般企業會議的通病:不是說話大聲的人在唱獨角戲,就是奚落過去的決定,再不然就是對上位者的意見逢迎拍馬,一點積極建設性都沒有。
長時間的「監禁」,會讓所有參加會議的人身心俱疲,一心只想早點結束。如此,參加者才能真正站在平等的立場,進行發自真心且具有創造性的討論。艾斯納說:「令人驚嘆的想法,通常在最後的三十分鐘出現。」迪士尼的原創力,就是這樣「關禁閉」之後的產物。
集權 vz. 分權(本文摘自第五章 矛盾適應力)
一方面利用集團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一方面要讓個別企業充滿個性和活力。
用理性的經營來管理非理性支配的世界,必然會有許多矛盾之處。在這裡,我介紹幾個巧妙組合這些矛盾衝突而擴大收益的企業。
旗下擁有路易威登、迪奧、嬌蘭、軒尼詩等共三十九個品牌的法國 LVMH 集團,在不損害旗下品牌的傳統與個性的前提下,達到集團的規模經濟,建構了一個合理性不會扼殺非合理性與感性的系統,二○○三年的營業額就高達一百一十九億六千兩百萬歐元。
集團的負責人阿諾( Bernard Arnault ),自法國理工大學畢業後,進入哈佛商學院主修經營學,成為財務專家。一九八四年,他收購馬瑟爾‧普薩克( Marcel Pussac )集團,取得旗下的迪奧公司,踏出品牌經營的第一步。自一九八七年就任 LVMH 集團主席之後,更積極合併與收購擁有優良歷史、傳統、基本顧客的高級品牌,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名牌事業集團。
阿諾不以中央集權的方式支配旗下名牌,由此可以窺見他的經營智慧。
他為品牌注入最新的財務手法,也保證創意流程絕對自由。各品牌雖然同屬 LVMH 集團,但沒有失去各自的獨特性,彼此之間有很高的競爭意識,以保持對顧客的吸引力。阿諾深知傷害品牌創造力的不利影響,他曾經說:「品牌的創造力要優先考慮行銷,如果用經營意識來主導,是無法得到滿意成果的。」
集團的經營型態,在廣告宣傳、展店、人才網羅方面,可以發揮最大的效果。隨便翻閱國際航線的機上雜誌,可以看到幾十家公司的品牌廣告,但幾乎都是 LVMH 旗下的品牌。在全世界各主要機場必定有的免稅商店「 DFS 」,也是集團的一員,旗下品牌的商品一應俱全。控股公司 LVMH 則決定了各公司的財務、經營、人事、組織改造,以及策略計劃等等重要的策略。並且由各公司高層組成的委員會,調整和集團全體相關的策略,以保持集團的整體性。
針對大家對「專業」似是而非的解讀,大前研一提出了更高標準的全新定義。他認為能控制感情,以理性行動;擁有比以往更高超的專業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秉持顧客第一的信念;好奇心和向上心永不匱乏,加上嚴格的紀律,這樣的人才可稱為專業。
這是因為,未來世界的重點不是程度也不是規模,而是「方向」;需要的是受過嚴格訓練,擁有克服眼前困難的創意和勇氣、能夠在無路可走之處嗅出一絲可能性的專業人才。
專業人才必須具備四種能力:預測力、構想力、議論力、適應矛盾的能力。擁有這四種專業能力,即使面對環境的變化,也能發揮同樣的實力,是充滿變動與未知的世紀中,唯一能依恃的生存能力。
作者簡介
大前研一
國際知名趨勢大師,早稻田理工學院學士、東京工業大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任職於麥肯錫顧問公司二十餘年。
現為商業突破(Business Breakthrough)研究所大學校長、大前 & Associates公司董事長、攻擊者商業學校(Attacker’s Business School)校長,並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澳洲龐德大學(Bond)商學院、韓國高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任教。
著有《企業參謀》、《異端者的時代》、《看不見的新大陸》、《無國界的世界》、《新?資本論》、《思考的技術》、《全球舞臺大未來》等書。
譯者簡介
呂美女
1957年生,日本上智大學新研所畢業。
另譯有《未來的啟示》、《生死書》等書。
留言列表